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PKUAANE

活动回顾:临床视角下的美国新冠疫情

5月16日美东时间周六晚,为帮助新英格兰地区的校友和朋友们从临床角度进一步深入探讨新冠疫情话题,北京大学新英格兰校友会邀请到了北大医学部07级校友吕毅医生,作了题为《临床视角下的美国新冠疫情》的线上讲座,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这里为大家带来活动内容的深度回顾。

本次讲座的内容包括“美国医疗体系概况”、“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相关知识”、“疫情下的人文关怀”、“抗疫政策”和“防疫建议”等几个部分,以及穿插进行的校友问答,互动讨论环节。

吕医生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美国的医疗体系。很多在美国的华人没有美国就医的经验,加之中美医疗体系和制度的差异,造成大家在美国居住时期对疾病的忧虑,和一旦生病后如何就医的迷茫。针对这一问题,吕医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美国医疗系统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同的等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医院内部不同科室和部门分类,医疗团队的组成和分工,医生培养体系和制度,以及新冠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流程,让大家对美国的医疗体系有了大体的了解。

然后,吕医生又通过列举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临床上诊治新冠病人的经验,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知识、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致病力强。它通过飞沫传播,而且可能能够在物体表面存留数天。它的潜伏期是14天,传染期是症状出现前2.3天到发病后7天。临床表现上80%是轻症,死亡人口中80%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时常伴有发烧、乏力、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同时也可能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嗅觉味觉改变的神经症状。严重的可引发机体免疫风暴,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孩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有很多报道指出小孩感染后可能表现为川崎病,包括发烧、皮疹、手脚水肿、口疮等症状。吕医生讲解了如果不幸感染在家隔离要注意的事项。还特意强调,一定要密切观察,一旦有呼吸困难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关于新冠病人的治疗,临床上没有很好的检测指标能够帮助医生判断预后,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接下来,吕医生从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讲到了更有人情味的疫情下的人文思考。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分配,最大化地利用医疗物资,成为一线医疗工作者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和要承受的压力。比如意大利,在医疗系统严重超负荷、呼吸机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为了把呼吸机留给年轻人,高于一定年龄的病人都一律不插管。在医院,即使病人家属要求抢救,如果医生觉得希望渺茫,在两个医生同时签字的情况下,医生可以放弃抢救或插管。在超长的工作时间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哥伦比亚大学的急诊科主任选择了自杀,非常让人痛心。同时,无法探视,不能及时了解病情,让病人家属也面临着巨大困境,无法做出决定是否要放弃治疗,病人去世也无法见上最后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医生耐心、及时地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交流,汇报病情,讨论治疗方案。绝大多数病人和家属都非常感激医务工作者的付出,即使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情,也特别地让人难忘和感动。

吕医生又简单介绍了罗得岛州和医院的抗疫政策,比如居家隔离令,医院禁止探视,抗疫物资集中管理等。最后,吕医生从医生的视角向大家提出了防控疫情的建议: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坚持锻炼、保持心情愉悦,通过这些方式来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抵抗病毒的入侵。

主讲人介绍

吕毅,医学博士。北大医学部07级校友。在麻省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住院医生培训。现在是罗德岛医院一名主治医生/attending,布朗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截止活动时,吕医生已经诊治过一百多名新冠感染病例。

北京大学新英格兰校友会

2020年5月25日

44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